北青网首页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时尚 | 财经 | 青年 | 军事 | 社会 | 旅游 |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sjs01:北青社区报石景山
上一版  下一版
  
sjs01:北青社区报石景山
 
上一版  下一版
电子版首页 > 第sjs01版:北青社区报石景山

食堂对外了 广场开放了 车位共享了

社区之家来了 居民乐了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社区报

    石景山区作为市委社会工委“社区之家”建设的示范点,目前已经有14家“社区之家”,惠及周边居民70000余人。而未来三年,石景山区还有望建成“社区之家”示范点50个。那么何为“社区之家”?哪些社区可以惠及?居民从中可有哪些获益?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详细采访,给您一一解答。

    资源共享 开放内部服务设施

    “社区之家”是2017年新推出的社区服务项目,主要是鼓励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部队等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将单位内部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解决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实现资源共享。项目一提出就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据市社会办此前向媒体表示,去年本市共建成208个“社区之家”示范点,按照资源共享原则,累计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共计671处,惠及409万社区居民。

    对于这项社区服务项目,石景山区也积极响应,共创建了14家“社区之家”,将其健身广场、机关食堂、多功能厅、篮球场、停车场等向周围社区70000余居民开放,解决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此外停车难题也得到缓解。

    机关食堂大大方便了居民

    驻鲁谷社区的新华社第二工作区是石景山区14家“社区之家”的示范点之一,由专门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机关单位,先后向辖区居民开放了食堂、健身广场、停车场、篮球场、多功能厅等自身资源,成了周围居民最喜爱的“社区之家”,大家吃饭、跳广场舞、停车等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

    据悉,新华社第二工作区占地90000余平方米,拥有300多名办公人员,食堂、多功能厅、停车场等设施齐全。自从对外开放以来,受益居民感觉最实惠的当属机关食堂。

    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食堂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聚餐,目前食堂一层对居民开放,食品种类花样繁多,食堂会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特色时令菜单,加之食堂有着很高的卫生标准,这让选择在此就餐的居民们不仅吃得方便、卫生,同时还能吃出丰富营养、新鲜口味。

    来机关食堂用餐的居民,除了居住在社区的新华社职工和家属,在社区买房和租房的居民也可以凭房本、正规租房合同办理就餐卡,便可在此享用一日三餐了。平日里来此用餐的更多是中老年人,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从家中到食堂步行仅需十来分钟,现在每天到食堂用餐的居民比职工还要多。

    广场热闹了 停车方便了

    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西北角有个广场,这里也向周围居民开放,广场配备有标准的塑胶灯光篮球场及羽毛球场,这里成了广场舞、打篮球的首选,平时晚上这里会聚集跳广场舞的社区阿姨们,而到了周末,这里又变身为孩子们的篮球场。

    此外,工作区内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现在也是居民文艺演出的首选,多功能厅里有投影、音响、灯光等先进设备,可容纳200余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

    要说“社区之家”中最巧妙的资源利用,当属共享停车位了,新华社第二工作区院内共有300多个停车位,而职工的停车需求大多是在白天工作时间,晚上车位便空闲下来,正好可以共享给社区居民使用,形成错峰停车。

    据悉,居民只需拿着房产证,便可到物业办理停车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小区的基本停车需求,也提高了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

    石景山有望建成50个示范点

    除新华社第二办公区外,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老山培智学校、苹果园中学等六家学校,石景山医院、中部战区、古城消防中队、情报所、麻峪工贸中心、西山机械厂等社会单位也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了文化活动中心、餐厅、健身活动场地等场所。

    例如,石景山医院也与社区签订了“社区之家”协议,与居民共享食堂、停车场、图书室等内部资源,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服务。未来三年,石景山区有望建成“社区之家”示范点50个。

    本版文/记者 胡晓宁 摄影/赵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