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首页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时尚 | 财经 | 青年 | 军事 | 社会 | 旅游 |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dx04:面孔
上一版  下一版
  
dx04:面孔
 
上一版  下一版
电子版首页 > 第dx04版:面孔
上一篇

19岁的姑娘 爱吆喝

记非遗老北京叫卖项目第四代传承人王宇斯

2018年08月09日 星期四 社区报

    “卖药糖嘞,谁来买我的药糖嘞,橘子香蕉,还有人丹……”往昔老北京的街巷中,吆喝声是生活气息,市井风情。在大兴,一位吆喝爱好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宇斯,她跟随师父将儿时的记忆搬上舞台。

    耳濡目染的老北京情结

    “磨剪子嘞,戗菜刀哟。”王宇斯挺直腰板,嗓音抑扬顿挫、高亢悠长。90后的王宇斯说,小时候家住平房,经常能听到的吆喝就是磨剪刀。磨刀匠推着自行车,车后的座椅架上架着一条四条腿的长板凳,板凳一头用绳子固定两块磨刀石,凳腿上还绑着一个盛水的铁罐子。那时,只要一听到“磨剪子嘞,戗菜刀哟”的吆喝声音就会跑出去看。特别喜欢看磨刀匠在认真做活和听磨刀匠的吆喝声。

    “老北京叫卖”俗称的吆喝,作为一项民俗,早在2007年就已被列入了《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王宇斯说,磨刀匠的吆喝声不应该只是儿时的记忆和一份情怀,更应该将其传承。1999年出生的王宇斯,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天性爱玩,性格开朗。目前师承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叫卖项目的第三代传人孟雅男。

    “我喜欢各种新鲜事物,也能静下心来触摸历史,了解老北京,感知这座生我养我的古老城池,在人人追求潮流追求时尚先锋的时代,我依然热爱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王宇斯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有幸参与了师父编剧担任导演的话剧《大兴忆事》其中一个角色。”王宇斯介绍,《大兴忆事》是一部围绕70年前老北京大兴县城街面上几户普通人家的生活,展开讲述一群仗义、朴实、勤劳的大兴老百姓的故事。话剧百余人参与,历经4个多月的排练。

    “老北京吆喝学起来是需要下苦功的。”王宇斯说,最开始学习吆喝时还真犯难,不同行业的叫卖声各有特点,讲究音调,还有很多老北京的唱词不理解什么意思。“卖破烂儿的词里有一段‘破烂儿换洋取灯儿’,当时就不懂什么意思,后来听师父讲解,洋取灯就是火柴。”

    儿时学声乐 打下嗓音童子功

    “吆喝是集念、表演于一身,还需要嗓子好中气足。”王宇斯告诉记者,对于学习吆喝,她有一点优势是自己从小就学习声乐。“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唱歌的基础,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王宇斯的父亲是声乐老师,从小受到父亲艺术气息的熏陶,5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声乐。“歌唱、语言必须同灵活多变的呼吸、通畅的声音共鸣协调起来,才能收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效果。吆喝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作为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叫卖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王宇斯说,师父孟雅男在这份几乎完全没有经济回报的事业上已经坚持12年了,他的付出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跟随师父到各个地方去义务表演,是文化的一种输出。我希望通过和师父的学习,以后再有外地同学或者外国同学问我‘北京都有什么特有文化’时,我能将北京吆喝文化声情并茂地介绍给他们。”

    文/记者  李梦丽

    图/王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