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首页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时尚 | 财经 | 青年 | 军事 | 社会 | 旅游 |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chp04:乐享
上一版  下一版
  
chp04:乐享
 
上一版  下一版
电子版首页 > 第chp04版:乐享

将历史变成一件件珍藏 记录百姓的生活变化

“回天”地区的收藏梦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社区报
扫描上方二维码,看崔老讲述更多徽章背后的故事
扫描上方二维码,看张福顺老人的换房经历

    从1949到2019,祖国的发展强大和每一位老百姓都紧密相关,来自“回天”地区的两位老人同新中国一起成长,经历了70年变迁的老人们如今已经在家颐养天年。如何把这辈子经历的故事收藏下来?两位老人选择将记忆浓缩在一枚枚徽章和房模中,一起来看看吧!

    七旬老人收藏千余枚徽章 家中堪比博物馆

    “我对徽章的收藏和研究,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家住回龙观融泽嘉园一区的徽章收藏家崔正光对北青社区报记者说。今年已经72岁的他还向记者独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1000余枚徽章,这些徽章凝聚了崔正光老人24年的坚持与努力。

    其中包括现存世界唯一的一枚——新中国第一枚纪念章;已知现存量个位数的、新中国第一枚毛泽东主席像章;也有失而复得的,他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时期获得的军功章。

    “我给你们讲讲徽章的故事”

    一见到北青社区报记者,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崔正光便赶紧让记者坐下,像老教授给晚辈上课一样透着股和蔼又威严的劲儿:“你们快坐下,我给你们讲讲徽章的故事。”

    崔正光1947年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市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老八路军,还参加了抗美援朝,获得了不少奖章,但年幼的崔正光并没觉得有多珍贵,直到1995年。

    “我一定要把父亲丢失的徽章

    找回来!”

    从开始收藏徽章,到成为首届全国徽章文化节“特等奖”得主,崔正光用了24年。“小时候不懂事,把父亲的军功章拿到学校炫耀,不小心弄丢了,”当记者问到收藏徽章的起因时,崔正光说道:“后来父亲去世了,我就想着把父亲的这些徽章都找回来,渐渐明白了那些徽章的珍贵。”

    1995年,崔正光先是逛遍了潘家园、十里河,后来又学会了上网,在网上寻找徽章。“父亲的徽章并不难找,难忘的是那段历史”,崔正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当年自己遗失的父辈的军功章。

    “全世界唯一的‘新中国第一枚徽章’在我这儿!”

    1949年10月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抚顺市第二届健身体育检阅大会,为比赛中的优胜者颁发了纪念奖章,崔正光捧着手中的一枚徽章,向记者介绍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第一章’,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在我这儿。”

    由于这枚徽章制作时间较早,记者发现,徽章上的红旗并不是“五星红旗”,而是党旗,图案为党旗下五名运动员齐步向前跑。崔正光说:“因为徽章制作时还没确定国旗样式,所以用了党旗。”

    徽章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强大

    新中国发展的故事和每一位老百姓都紧密相关,在崔正光的收藏中,也不乏国内各个协会的徽章,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纪念章。

    “56个民族,56枚徽章,我收集全了,”崔正光向记者展示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章:“像这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家大事的纪念章,我基本都有收藏。”

    崔正光表示,“从国家大事的徽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强大、繁荣昌盛,这让我觉得很自豪、骄傲。这些徽章我一定会传给下一代。”

    文并摄/北青社区报记者 李睿阳

    实习记者 李帅祺

    13件“宝贝” 讲述90岁老人住房变迁史

    “制作房模最难的就是像门窗、篱笆这样的小物件,要用刀子、锉子慢慢地雕刻,中途还不能中断,”北青社区报记者在天通苑西三区见到张福顺老人时他正在阳台的小工作间里认真端详着手中的房模 :“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完事都晚上八点钟了,才想起来自己一口东西都没吃呢。”

    牙签、冰糕棍、一次性筷子、从楼下捡的三合板边角料……这些不起眼的材料都能派上用场。张福顺说:“比如堆放的柴火就是用一次性筷子做出来的,屋里的灶台、土炕是用火柴棍搭起来的。”

    13件最珍贵的“宝贝”

    住房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事儿,张福顺老人今年90岁了,老家在吉林,他将自己每一个住过的房屋都铭记在心,下决心要让自己不忘记过去的事情,制作房模的想法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他告诉记者:“虽然退休了,但心不能闲着,人就要时刻不忘学习。”

    张福顺这股子认真劲儿家人都了解,两个儿子也顺从老人的想法,张福顺开始从零学习如何制作房模,从原材料收集到工具改装他都要自己完成,他说:“最开始用锯都不会,锯的全是歪的。”

    他开始翻阅制作房模的书籍、自己摸索画草图和设计图,这一做就是六年,就这样,张福顺制作好了13个各具特色的房模。

    与铁路结缘的房屋变迁史

    新中国成立时张福顺刚刚20岁,一次偶然的机会,铁路局的领导觉得年轻的张福顺非常爱学习、爱钻研,于是给了他到火车上实习的机会。

    1952年,国际列车调整,张福顺跟着车队来到了北京。最开始是住在牛街胡同里“一明两暗”的14平方米小屋里。

    没过多久,铁路局在夕照寺给200名铁路职工盖的宿舍建好了,张福顺一家又搬进了2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

    房模让孩子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如今,热爱学习的张福顺又培养了很多其他的爱好,葫芦丝、电子琴、摄影、手工等都认真钻研过。张福顺还自制了简易地震仪——只要有晃动,地震仪就会发出声响。

    但张福顺最“宝贝”的还是房模,从14平方米的小平房,到现在120多平方米的大两居,张福顺一家的换房经历不仅承载了老人一辈子的难忘记忆,也反映了90年来普通百姓的住房变迁。“房子住的越来越好,这要感谢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房模留下记忆,让孩子们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张福顺告诉记者。

    文并摄/北青社区报记者 李睿阳

    实习记者 李帅祺